城·事(32)普利街当年店铺多 济南“金街”它算一个

2016-03-14 14:49:37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亚男 尹延杰
  编者按  
  济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国家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古老的石塔——隋代柳埠四门塔、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灵岩寺,均在这片土地上默默伫立千年。济南,诞生了许多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名君大舜、神医扁鹊、名将秦琼、名相房玄龄……著名诗人李白、杜甫、黄庭坚,词人李清照、辛弃疾,著名小说家刘鹗,近代文豪老舍等都曾在济南生活工作游历,故有“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之佳誉。 
  济南,不仅人杰辈出,更有天赋地灵,风景秀丽,泉水众多,城内72名泉争涌,尤以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久负盛名,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之誉。千佛山峰峦秀丽,守护南界;大明湖润物无声,滋润北城。而“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也成为济南的独特风光。 
  济南,在40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留下诸多古老建筑、千年大树、特色名吃、名家桥段、奇人轶事、隽永典故。 
  济南,值得去追本溯源,值得去重走一遍,值得去再书画卷。即日起,大众网济南站推出人文地理类新闻栏目——《城·事》,在现实中勾勒济南背影,在往事中讲述济南印象,在历史、现在、未来的穿越交错之间,记录济南,爱上济南。 
  
  普利街上还坚守的一些老字号
  
  如今的普利街沥青铺路,宽阔平整
  

站在普利街可以遥望济南的现代化高楼

       

普利街上公交发达,行人如织,再不见当年旧模样

   

夜晚无人的普利街,别有一番韵味

  文/片 大众网记者 王亚男 尹延杰
    在济南市中区的东北部,有一条近400年的老街——普利街,如今于街边伫立,早已寻不到当年仅8米宽的古街模样。随着国庆期间施工完成,焕然一新的普利街已成为一条拥有双向公交车道的崭新路段。据记载,普利街旧时归属西关,位于济南老城区和商埠区结合部,在1957年共青团路开通之前,曾是老城区通往商埠的主要交通干道。古往今来,街道两旁商号林立,有的仍然坚守,有的已泯灭于历史尘埃,唯一不变的是这条街道,不论旧貌新颜,都是曾经的济南记忆。
  历史:
  明崇祯年间即有记载,曾是济南商业“金街”
  明崇祯年间《历乘》所载“三元宫,一在杆石桥,一在柴家巷”是对普利街的最早史料记载,普利街前身为柴家巷,是因柴市发展而逐渐形成的街道。普利街西端路北原有一座毗卢庵,清乾隆三十八年《历城县志?古迹考?寺观》记:“毗卢庵在西关,顺治九年建。”明末和清初即存在的这两座寺观,位于柴家巷的东西两端,它们所定位的柴家巷起止坐标,与现在普利街的起止点相差仅十几米。若从柴家巷时代算起,普利街至少有380余年的历史。
  由于该街是老城区进出商埠的主要通道,因此这里店铺林立,生意繁华,一度成为商人聚集的“金街”,许多老字号也纷纷来此开设分号。据记载,当年普利街上,药行有“厚德堂”、“赞育堂西记”、“鸿记药栈”、“大同西药房”;杂货行有“大生杂货店”、“福盛永杂货店”、“三源蜡烛铺”、“治香楼百货店”、“复衣和麻布店”、“廖隆昌瓷器店”;绸布行有“鸿祥永布店”、“谦祥益绸缎庄”、“义兴公布庄”;鞋帽行有“德华新记”、“仁昌”、“诚兴号、“济昌同记”、“福顺西”等;钱行有“元康”钱行……
  “当年的普利街可不得了,吃穿用具一应俱全,用时髦的话说‘不去普利街,别说你到过济南’。白天商贾云集,晚上灯火通明……”年近七旬的王先生是普利街的老住户,提起当年的普利街,他感慨颇多,近年来的普利街路面损毁、店铺凋零,再不复当年盛景。直到路面翻修后才渐趋好转,却也再寻不见当年古韵。
   变迁:
   草包包子铺已然坚守,多家老店早已消失
  草包包子铺是普利街上为数不多留存下来的老商号,这家包子铺的历史在济南可谓家喻户晓,长久以来,草包包子以其皮薄、馅多、味美、灌汤而誉满泉城。
  “包子铺大红门柱的建筑,多少能让人找到些过去的影子,有时候想这个味道了,就过来吃一笼,回味一下当年的老街味道”。10月27日上午,特意从济南历城区赶来吃包子的张先生说。
  时光荏苒,多少老店已于历史红尘中湮灭,像草包包子等依然坚守的早已为数不多。
  时光回溯到2006年10月的一个下午,在普利街86号一栋老建筑的拆除中,施工工人在楼前墙壁上方的左侧,发现了一块断裂的石条,上面刻着金色的“绸缎”二字,其余的牌匾断成两截,分别写着“昌”、“祥裕”,连起来就是“昌祥裕绸缎”。整个牌匾高约80厘米,长约2.5米。
  住在附近的居民说,建国后,这栋老建筑一直是济南市灯具厂的厂房,后来一家陶瓷公司搬了进来,但他们从没听说这里曾经还是绸缎铺,不禁让人唏嘘。不知同样命运的老铺还有多少,直让人感叹历史无情,或成尘土,或成传奇。
  今朝:
  迎来大修要换新颜,拓宽20米增设双向公交
  2014年5月,百年普利街迎来了大修。原来,位于济南市中心的绿地普利中心正在建设中,与之相邻的普利街、顺河东街现状道路存在宽度小、通行能力低等问题,提升改造后,一方面能最大限度适应新建城市综合体的交通需求,另一方面,还可以改善城市形象。
  经过5个月的修整,旧貌换新颜的普利街已于10月12日正式开放交通,原普利街为单行线,道路宽度只有7米左右,而新建的普利街宽30米,由2车道变更为4车道,新增1050平方米绿化带,并拆除40余棵线杆。同时,公交车双向通行,新增由东向西方向公交站点一处。
  普利街多年的老住户张女士说,马路宽了,心里也更舒坦了:“原来的路没现在的一半宽,路南边有个1路站牌 只能从西往东走,想往西走得去共青团路坐车。现在公交车双向都有,想去西市场、华联啥的都挺方便。”
  如今的普利街,俨然是繁华都市中再普通不过的一条公交干道,干净整洁,却再也寻不到当年的味道。相邻的综合商圈喧嚣热闹,更衬得普利街繁华落尽,归于平淡。也许这就是许多老街巷的共同命运,他们是一座城市的古老记忆,也终将融合于这座城市不断前行的脚印之中。

初审编辑:吕芳缘

责任编辑:王亚男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郑济高铁将打通济南“西进”通道 未来2小时内抵郑州

    1443176994610.jpg

    全国人大代表、聊城市委书记徐景颜日前在全国两会上透露,作为中原经济区“米”字形高铁的“一点”,郑济高铁(郑州-济南)今年将动工,并将肯定经过聊城,建设周期为3年左右,届时聊城和济南将实现27分钟通达。[详细]

    03-14 09-03济南时报
  • 济南千年兴福寺修葺一新 将变身“街心公园”

    2966026209993811789.jpg

    近日,位于西客站片区的兴福寺已整修一新。据介绍,兴福寺始建于宋代,明、清两代数次重建,其整体建筑按照官式建筑设计,单体建筑均是高等级的庑殿顶,这种规格在省内仅次于灵岩寺。[详细]

    03-14 14-03舜网
  • 济南版“朝阳群众”!济南有群蓝马甲“编外老片警”

    20160313072327845.png

    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在济南杆石桥街道春元里社区,总能看到一支身穿蓝马甲的巡逻队。记者了解到,这支春元里社区蓝马甲巡逻队成立于2006年的大年初一,专门挑在了一个阖家团圆的日子。风雨十年,春元里社区蓝马甲巡逻队不断壮大,成了一道靓丽的文明风景线。[详细]

    03-13 08-03齐鲁壹点
  • 第十一届全省读书朗诵大赛开始报名啦!

    日前,记者从山东省图书馆了解到,在第21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山东省图书馆联合全省17市图书馆共同举办主题为“品味书香 分享精彩”的第十一届全省读书朗诵大赛。大赛分设亲子组、儿童组、少年组、成人组四个组别。参赛的获奖选手可获得山东省文化厅颁发的荣...[详细]

    03-14 14-03大众网
  • 中邮保险客户服务增加新“窗口”

    3月14日,中邮保险山东分公司营业部成立,这标志着济南辖区又增加了中邮保险服务窗口,成为其向全功能商业保险公司发展的新起点。今后济南的客户不仅可以在邮政网点办理业务,还能在中邮保险山东分公司营业部享受到同样优质与专业、个性化的服务。当天记者看到多家...[详细]

    03-14 14-03大众网
  • 六里山南路供热管网14日竣工,45万平方米用户受益

    “百年大计 质量第一”,济南热电质检人员随时跟进施工进度,进行质量检测_副本.jpg

    14日晚,六里山南路高温水供热管网敷设工程将完工。改造后,周边45万平方米供热面积将更稳定。该工程是济南热电有限公司借海绵城市建设契机,先行进行敷设的。[详细]

    03-14 14-03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