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张娜
编者按
济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国家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古老的石塔——隋代柳埠四门塔、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灵岩寺,均在这片土地上默默伫立千年。济南,诞生了许多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名君大舜、神医扁鹊、名将秦琼、名相房玄龄……著名诗人李白、杜甫、黄庭坚,词人李清照、辛弃疾,著名小说家刘鹗,近代文豪老舍等都曾在济南生活工作游历,故有“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之佳誉。
济南,不仅人杰辈出,更有天赋地灵,风景秀丽,泉水众多,城内72名泉争涌,尤以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久负盛名,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之誉。千佛山峰峦秀丽,守护南界;大明湖润物无声,滋润北城。而“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也成为济南的独特风光。
济南,在40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留下诸多古老建筑、千年大树、特色名吃、名家桥段、奇人轶事、隽永典故。
济南,值得去追本溯源,值得去重走一遍,值得去再书画卷。即日起,大众网济南站推出人文地理类新闻栏目——《城·事》,在现实中勾勒济南背影,在往事中讲述济南印象,在历史、现在、未来的穿越交错之间,记录济南,爱上济南。
供奉逄丑父的忠祠,位于华阳宫内。
忠祠
忠祠内的逄丑父塑像赤髯如虬、威武粗犷。
忠祠殿外墙上的碑刻
忠祠殿内墙上有壁刻,有包拯、范忠淹、岳飞等忠臣画像。
文/片 大众网记者 张娜 宋立鹏
说起济南的名士,那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流传千古,而李清照、辛弃疾、闵子骞等人更是济南名士中当仁不让的“大名人”。但要提起逄丑父,恐怕鲜有人知。一个君王身侧的普通车夫,一段英勇传奇的救驾故事,一座华阳宫内小小的忠祠,造就了一段千古佳话。近日,记者走进华阳宫,听老历城人讲讲逄丑父的故事……
唯一一座逄丑父忠祠 讲述春秋救主故事
走进华阳宫大门,在第一进院落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单体小殿,西殿是孝祠,供奉的是闻名济南的大孝子闵子骞,而东殿是忠祠,里面供奉的便是逄丑父。
忠祠是三开间的一座单体建筑,青砖灰瓦,甚是古朴。殿内立有逄丑父像,身披战甲,手执宝剑,赤髯如虬,威武粗犷。忠祠外墙上刻有《忠祠二十四忠碑刻图施财记》。图记上如此说:“华阳宫东配殿祀春秋齐国忠臣逄丑父是也,左传记述齐晋鞍之战舍身救齐君者也。殿内墙上有壁刻,画有包拯、范忠淹、岳飞、陆游、辛弃疾等二十四人的像,都是历史上出名的忠臣。
华山曾是春秋古战场,逄丑父的故事也发生在华山。
根据《左传》记载,鲁成公二年(前589年),济南发生了著名的齐晋“鞍之战”,齐顷公亲率大军在今济南北马鞍山下摆上阵势,与晋军进行决战。结果大败,幸得大臣逄丑父与之更衣,才趁机逃脱。
此后,人们为了宣扬逄丑父的忠贞救主行为,便在华阳宫内建了忠祠。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只此一座供奉逄丑父的忠祠,它也成为华山乃至济南的一张“特色名片”。
老历城人口中的逄丑父 救驾之前是普通车夫
曾在华山镇工作十余年的张先生,对逄丑父的事迹了解甚深。作为土生土长的历城人,他听父辈多次讲过这位忠臣的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派了三位使节前往齐国。巧了,这三位使节中,有人瞎了一只眼,有人聋了一只耳朵,有人跛了一条腿。齐顷公一看,甚是嘲笑,便从自己国家找了一个瞎子、一个聋子和一个跛子,去接待来国使节。这下晋国使节恼了,回国之后晋国国君也大怒,觉得齐顷公瞧不起人,便联合了鲁国、魏国、曹国,形成四军包围之势,向齐国宣战。
齐国在齐桓公时期一直是春秋五霸之首,财大气粗,虽然到了孙子辈齐顷公时期国力大不如从前,但余威和实力仍在。而当时的晋、鲁、魏、曹皆是小国,所以齐顷公毫不在意。
双方在北马鞍山开战。开战之前,齐国将士们都没吃早饭,齐顷公却说:“不用吃早饭了,这么几个小国还收拾不了吗?等打完胜仗回来再吃早饭也不迟。”于是,一群饿着肚子的士兵,再加上一个极度傲慢轻敌的齐顷公,就这样上了战场。结果,齐国大败。齐顷公的车夫逄丑父驾着马车,拉着齐顷公逃跑,被晋军一直追到华山。
绕着华山跑了三圈,齐顷公也没有逃脱。现在常说的“三周华不注”就是指这件事。最终,逄丑父驾着马车跑到华山西南角位置的时候,被树枝勾住了车轮。齐顷公眼看着就要被晋军追上,大急。这时,逄丑父急中生智,把自己的衣服和齐顷公的衣服互换,然后自己坐到了马车上。
晋军追来,逄丑父佯装威严,大声呼喝齐顷公:“我是一代君主,就算被俘,也要有君主的样子。现在本王口渴,命车夫你去给本王找点水来。”齐顷公借着找水,终于逃脱。
晋军将扮作齐顷公的逄丑父抓回去之后,才知道抓错了人。晋国国君大怒,便要下令斩杀逄丑父。这时逄丑父又说:“你不但不能杀我,而且还要奖赏我、表扬我。因为我是忠臣,你杀了忠臣,会被骂的。”晋国国君一想也对,便放了逄丑父。逄丑父回到齐国后,因救驾有功,便被封了大臣。
忠祠都一样供奉却不同 多为本地忠贞之士
华阳宫初建年代成谜,所以华阳宫内的忠祠也不知何时而立。宋代文学家曾巩的《登华山》中有“丑父遗忠无处问,空余一掬野泉甘”的诗句。可见,宋代人已经知晓逄丑父的故事,但那时还没有忠祠。
纪念逄丑父的忠祠或许只此济南一处,但向来崇尚忠贞之士的国人,在各地都建有各种忠祠,多数也是纪念和供奉本地的忠贞之士。最常见的便是三忠祠、二忠祠、表忠祠。
浙江省舟山市的三忠祠,原址在定海和昌弄佐廷小学内,现迁建于竹山公园晓峰岭南岗墩,为纪念1841年鸦片战争中与英国侵略军浴血奋战、壮烈牺牲的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三总兵而建。
而甘肃省平凉市的三忠祠,是为纪念抗金名将涪王吴玠、信王吴璘、武穆刘錡三位乡贤而修建的。
位于南京雨花台的二忠祠祭祀的是宋代名臣杨邦义和文天祥,他们以崇高的民族气节受到后世的敬仰。而位于北京的表忠祠是明弘治年间为纪念明朝右副都御史罗通而建。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张娜
全国人大代表、聊城市委书记徐景颜日前在全国两会上透露,作为中原经济区“米”字形高铁的“一点”,郑济高铁(郑州-济南)今年将动工,并将肯定经过聊城,建设周期为3年左右,届时聊城和济南将实现27分钟通达。[详细]
近日,位于西客站片区的兴福寺已整修一新。据介绍,兴福寺始建于宋代,明、清两代数次重建,其整体建筑按照官式建筑设计,单体建筑均是高等级的庑殿顶,这种规格在省内仅次于灵岩寺。[详细]
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在济南杆石桥街道春元里社区,总能看到一支身穿蓝马甲的巡逻队。记者了解到,这支春元里社区蓝马甲巡逻队成立于2006年的大年初一,专门挑在了一个阖家团圆的日子。风雨十年,春元里社区蓝马甲巡逻队不断壮大,成了一道靓丽的文明风景线。[详细]
日前,记者从山东省图书馆了解到,在第21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山东省图书馆联合全省17市图书馆共同举办主题为“品味书香 分享精彩”的第十一届全省读书朗诵大赛。大赛分设亲子组、儿童组、少年组、成人组四个组别。参赛的获奖选手可获得山东省文化厅颁发的荣...[详细]
3月14日,中邮保险山东分公司营业部成立,这标志着济南辖区又增加了中邮保险服务窗口,成为其向全功能商业保险公司发展的新起点。今后济南的客户不仅可以在邮政网点办理业务,还能在中邮保险山东分公司营业部享受到同样优质与专业、个性化的服务。当天记者看到多家...[详细]
14日晚,六里山南路高温水供热管网敷设工程将完工。改造后,周边45万平方米供热面积将更稳定。该工程是济南热电有限公司借海绵城市建设契机,先行进行敷设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