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44)北坦故庙棉花殿 济南祭祀传说一串串

2016-03-14 15:02:12 来源: 大众网济南站 作者: 张娜
  编者按

    济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国家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古老的石塔——隋代柳埠四门塔、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灵岩寺,均在这片土地上默默伫立千年。济南,诞生了许多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名君大舜、神医扁鹊、名将秦琼、名相房玄龄……著名诗人李白、杜甫、黄庭坚,词人李清照、辛弃疾,著名小说家刘鹗,近代文豪老舍等都曾在济南生活工作游历,故有“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之佳誉。  

  济南,不仅人杰辈出,更有天赋地灵,风景秀丽,泉水众多,城内72名泉争涌,尤以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久负盛名,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之誉。千佛山峰峦秀丽,守护南界;大明湖润物无声,滋润北城。而“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也成为济南的独特风光。 

  济南,在40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留下诸多古老建筑、千年大树、特色名吃、名家桥段、奇人轶事、隽永典故。 

  济南,值得去追本溯源,值得去重走一遍,值得去再书画卷。即日起,大众网济南站推出人文地理类新闻栏目——《城·事》,在现实中勾勒济南背影,在往事中讲述济南印象,在历史、现在、未来的穿越交错之间,记录济南,爱上济南。 

棉花殿

蚕神

棉花殿内的壁画已经斑驳

如今的北坦小学位置曾经是稷坛所在

传说红圈部分就是曾经的三皇庙。(图片来自网络)

  文/片 大众网记者 张娜 宋立鹏

  华山脚下的华阳宫被济南人熟识,但华阳宫内有一座小小的单体殿——棉花殿,却鲜少有人关注。棉花殿内供奉着蚕神,一个祈佑着蚕桑兴旺的女神,更是一段老济南人口中古老的传说。济南作为一座千年历史文化古城,自古便有专门针对五谷和农作物的祭祀传统,渐渐演变成一种民俗文化,流传下来。近日,大众网记者探秘棉花殿,寻找济南曾经的祭祀文化。

  济南唯一一座棉花殿 专供蚕神祈佑蚕桑兴旺

  棉花殿位于华阳宫的一处角落内,和其他大殿相比,气势显得单薄,但建筑和故事都不失精致。

  这是一座一开间单体殿,青砖灰瓦,飞檐斗拱,两扇拱形窗小巧精致。殿外正门略窄,门口处安置一个简易炉台。越过炉台,从窄门往里看,一尊女子雕像端坐其中,华衣裹身、裙幅褶褶、丰姿俊雅,眉目之间端庄秀气。这便是蚕神了。

  走进殿内,蚕神背后墙壁四周刻满精美的壁画,虽然已经斑驳了,但仍能看出昔日的华丽精致。华阳宫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殿内的墙壁在上世纪60年代被人用白灰糊上了,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被清理出来,这些精美壁画得以重见天日。

  根据殿外石碑上记载,蚕神是专门祈祷保佑蚕桑兴旺的一位女神。“以前附近很多种植棉花的农户,还有很从事桑蚕生产的居民,都会来祭拜蚕神,保佑庄稼丰收、蚕桑兴旺。”从小生活在华山脚下的当地人张先生说,目前,在济南这也是唯一一座供奉蚕神的棉花殿。

  一座棉花殿牵出一段传说 桑蚕竟是女孩与马变来

  说起蚕神的传说,华山脚下的居民都能说个大概。

  相传很久之前,一位父亲出外征战,家里只留下女儿。父亲久久不回,女儿很是想念。一天,女儿对自家养的一匹白马说:“如果你能帮我把父亲接回来,我就嫁给你。”那白马听了这话,一下子挣开缰绳,疾驰而出。

  白马跑了好久,竟然真的找到了女孩的父亲,并把父亲接了回来。父亲与女儿重逢,自是满心欢喜。为了感谢白马,父亲精心准备了饲料,但白马却很反常,不但不吃,反而暴躁异常。父亲不解,便问女儿怎么回事,女儿便将自己的承诺说给父亲听。

  父亲一听大惊,怎能把女儿真的嫁给白马呢?为了以绝后患,父亲趁白马不注意,杀了白马,并将马皮挂在院子中晾晒。

  一天,父亲出门访友,女儿和伙伴们在院里玩耍。突然一阵狂风刮来,这张马皮被风吹起,旋转着一下子将女儿包裹起来,一眨眼功夫,马皮卷着女孩就消失不见了。

  父亲回来之后赶紧追出去,追了好久,终于在一棵树下发现了被马皮紧紧裹住的女儿。但是女儿和白马已经融为一体,变成了一条白色的虫子,嘴里还吐着一条晶莹剔透的长丝。父亲很是悲伤,便将这条虫子带回家,渐渐地,乡亲们便把这棵树称为桑树,所谓“桑,丧也”,把白虫子称为蚕,并开始慢慢学习养蚕。

  女儿夜间为悲伤的父亲托梦,自己已经变成蚕神,专门保佑五谷丰登和桑蚕兴旺,希望父亲不再悲伤。由于女儿给居民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人们便建造庙宇供奉蚕神,并将蚕神的传说口口相传下来。

  仿古北坛“回归” 曾是济南祭祀五谷丰登之处

  济南专门祭祀五谷和农作物的传统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除了棉花殿,上了年纪的老济南人都知道还曾有一个北坛。

  在经一路和北坦大街路口处,细心市民会发现在原本的街心花园内,建起了一个圆形高台。高台西边,还建起一座具有北方园林特色的仿古亭,亭旁的巨石上写着“北坛”二字。

  这处新建高台是一座石坛,共三层,下两层为仿古青石铺路,顶层为红、青、白、黑、黄五种颜色的石材铺装。直径21米,顶层五种颜色寓意“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天桥区北坦街道办事处一位负责人介绍,根据史料记载,明代曾在济南旧城以北设有稷坛,这个稷坛专祀五谷之神,俗称“北坛”。为弘扬北坦历史文化,济南市园林局、天桥区人民政府、北坦街道办事处联合新建了“北坛纪念景观工程”。正是该工程的竣工,使得老北坛再次成为市民关注焦点。

  根据记载,北坛地名因明代稷坛而来,后来稷坛荒废后,人们还一直延续着祭祀的传统。后来,在今北坦小学位置,每年人们都要举办一次开坛节。在建国前,开坛节由当时的一方势力举行,领头人被称为“坛主”。据说,坛主当时手下有100多个徒弟,专门负责开坛节,并维持物资买卖的秩序。

  护城河内三皇庙 因战事被毁已踪迹难寻

  北坛已经新建,棉花殿也依然香火旺盛。“相比这两处看得见摸得着的建筑,三皇庙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说起济南祭祀五谷的传统历史,济南文史专家张继平先生告诉记者,这些祭祀建筑中,最惋惜的要数曾经位于护城河内的三皇庙了。

  三皇庙位于济南城东南护城河内,如今的黑虎泉位置,原为祭祀伏羲、神农、黄帝之处,济南人又称子牙钓鱼处。始建年代不详,元代重修,并有大学士张养浩所题石碑为记。

  张继平说,三皇庙历经多次重修。1948年解放济南时,炮火就在三皇庙附近聚集,这座庙宇也被夷为平地。在《驰骋华东战旗红》(王济生著)中有关于三皇庙的记载:“9月23日……以敌保安第六旅旅长徐振中一批军官为骨干的残敌,先以三皇庙为依托进行抵抗,我团九连以小分队连续爆破,炸毁三皇庙。”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张娜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郑济高铁将打通济南“西进”通道 未来2小时内抵郑州

    1443176994610.jpg

    全国人大代表、聊城市委书记徐景颜日前在全国两会上透露,作为中原经济区“米”字形高铁的“一点”,郑济高铁(郑州-济南)今年将动工,并将肯定经过聊城,建设周期为3年左右,届时聊城和济南将实现27分钟通达。[详细]

    03-14 09-03济南时报
  • 济南千年兴福寺修葺一新 将变身“街心公园”

    2966026209993811789.jpg

    近日,位于西客站片区的兴福寺已整修一新。据介绍,兴福寺始建于宋代,明、清两代数次重建,其整体建筑按照官式建筑设计,单体建筑均是高等级的庑殿顶,这种规格在省内仅次于灵岩寺。[详细]

    03-14 14-03舜网
  • 济南版“朝阳群众”!济南有群蓝马甲“编外老片警”

    20160313072327845.png

    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在济南杆石桥街道春元里社区,总能看到一支身穿蓝马甲的巡逻队。记者了解到,这支春元里社区蓝马甲巡逻队成立于2006年的大年初一,专门挑在了一个阖家团圆的日子。风雨十年,春元里社区蓝马甲巡逻队不断壮大,成了一道靓丽的文明风景线。[详细]

    03-13 08-03齐鲁壹点
  • 第十一届全省读书朗诵大赛开始报名啦!

    日前,记者从山东省图书馆了解到,在第21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山东省图书馆联合全省17市图书馆共同举办主题为“品味书香 分享精彩”的第十一届全省读书朗诵大赛。大赛分设亲子组、儿童组、少年组、成人组四个组别。参赛的获奖选手可获得山东省文化厅颁发的荣...[详细]

    03-14 14-03大众网
  • 中邮保险客户服务增加新“窗口”

    3月14日,中邮保险山东分公司营业部成立,这标志着济南辖区又增加了中邮保险服务窗口,成为其向全功能商业保险公司发展的新起点。今后济南的客户不仅可以在邮政网点办理业务,还能在中邮保险山东分公司营业部享受到同样优质与专业、个性化的服务。当天记者看到多家...[详细]

    03-14 14-03大众网
  • 六里山南路供热管网14日竣工,45万平方米用户受益

    “百年大计 质量第一”,济南热电质检人员随时跟进施工进度,进行质量检测_副本.jpg

    14日晚,六里山南路高温水供热管网敷设工程将完工。改造后,周边45万平方米供热面积将更稳定。该工程是济南热电有限公司借海绵城市建设契机,先行进行敷设的。[详细]

    03-14 14-03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