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逝女作家冷冻遗体50年后“复活”

2016-04-06 16:38: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2015年5月30日下午5时许,61岁的胰腺癌患者杜虹躺在病床上,已进入弥留阶段。

  隔壁房间,两名来自美国的外科医生已经等待了8个小时,他们从5月19日开始就在为这一刻待命了。

  下午5时40分,杜虹平静地离开了人世。经过长达数小时的操作,杜虹的遗体在冷冻状态下被送到位于美国洛杉矶的Alcor总部(全球最大的冷冻人体研究机构之一)。遗体头部将被分离保存在-196℃的液氮环境特殊容器中。

  在此后的漫长岁月中,工作人员将按期添加液氮,保证杜虹的头部长期保存。按Alcor科学家的乐观估计,50年后的科学技术也许就能让杜虹解冻头部、再造身体,也就是——复活。

  “我也把身体冷冻起来吧”

  杜虹是重庆市知名儿童文学作家。2013年底,她到医院做过一次全面体检,报告显示一切正常。然而仅10个月后,去年10月她因胃痛再到重庆本地一家医院检查,却发现“胰腺占位”。

  “胰腺癌三期,去更好的医院看看有没有手术的可能吧。”医生最后这样说。杜虹的女儿张思遥悄悄地上网查询,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会以极快速度夺走生命。

  此后,张思遥陪母亲走遍了北京最好的医院,得到的回答基本一致:肿瘤包住了主要血管,杜虹的情况并不适合手术。仅有的一家表示可以试一试的医院,连1%的成功率也不敢保证。

  最终,杜虹放弃了手术,选择了放化疗。去年12月到今年3月初,杜虹的病情还算稳定,平时有空还能在家练练书法,和女儿一起逛逛花市。

  3月中旬,杜虹的状况急转直下,检查显示到了终末期。张思遥为此常常偷偷地哭,“反而母亲比我淡定了许多。”张思遥说,治疗期间,网上一则新闻引起了母亲的兴趣:一对泰国夫妇因无法挽救患脑瘤的女儿,把女儿送到美国一科研机构冷冻,期望未来科学发达时再将女儿解冻治疗。

  “母亲当时曾半开玩笑地说,我也把身体冷冻起来吧。”

  中国冷冻身体第一人

  母亲当时也许只是开了个玩笑,但女儿不这么想。今年5月初,张思遥郑重其事地把帮母亲冷冻身体的想法告诉了丈夫鲁辰。

  “我当时听到妻子说的话,真是惊呆了。”鲁辰说,出于安抚妻子的情绪,他决定尝试一下,通过几名网络志愿者以及在美国的同学,他辗转联系到了美国一个专门从事人体冷冻研究的科研机构——Alcor。

  “联系了几次,我们认为,对方给我们的信息是可信的。”鲁辰说。

  “人的死亡并非瞬间完成。”中国农业科学院动物基因工程在读博士魏景亮,是帮助鲁辰夫妇的志愿者之一。

  魏景亮告诉重庆晚报记者,从生物学原理上说,在医生宣布患者死亡的第一时间,用科学手段让患者进入“医学稳定”状态,随后再采取一系列方法进行冷冻保存,可以最大限度让人体在有限受损的状态下进入冷冻状态。

  魏景亮称,据他了解,杜虹目前是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全国首例参与人体冷冻保存以期望“复活”的案例。即使在亚洲,也仅有今年2月份媒体报道的泰国小女孩冷冻头部的案例,杜虹应属于亚洲第二例。

  三体编审演绎《三体》情景

  “我们从Alcor了解到的情况是,全身冷冻需要200万元人民币,只冷冻头部的话,需要75万元人民币。”鲁辰说,经过反复考虑,他们认为冷冻头部的方案比较合适。

  只冷冻头部,母亲会同意吗?让所有人都意外的是,杜虹表示愿意。

  除了作家、诗人外,杜虹还有一个不被大多数人知晓的身份——她是前不久获得雨果奖的大热科幻小说《三体》的编审之一。在小说中,有一个叫云天明的角色,取出大脑后通过冷冻技术保存,最终通过三体人的克隆技术成功复活。

  “妈妈说,50年后能否有效是未知数,但她不介意用自己的遗体做实验,新兴科技总要有人尝试。”鲁辰说,因为母亲节俭,所以他们隐瞒了花费金额。

  随后,张思遥卖掉了在北京20多平方米的一套房子,加上杜虹的积蓄,凑齐了所需的75万元费用,和Alcor签了协定。

  在《三体》中,对于云天明的大脑被冷冻技术保存后的场景是这样描述的:“在他们正中有一个工作台,上面放着个一米左右高的不锈钢圆柱形绝热容器,刚刚密封,从容器中涌出的超低温液氦产生的白雾还没有消散,由于低温,那些雾紧贴着容器的外壁缓缓流下,流过工作台的表面,像微型瀑布般淌下,在地板上方消失了。白雾中的容器看上去似乎不像是尘世中的东西。”

  如今,杜虹的遗体已在美国洛杉矶完成了冷冻。张思遥与丈夫鲁辰期间已前往美国进行了探视。根据美方机构工作人员介绍,杜虹遗体的处理十分成功,在受损很小的情况下,已通过液氮保存在零下196℃的环境中。

  至少从封存技术来看,杜虹享受的待遇跟云天明惊人的相似。

  “妈妈,我们未来见”

  杜虹在人世的最后一天,张思遥说,妈妈你知道吗,如果计划成功了,也许我们相见时你比我还年轻,也许要你来照顾我。杜虹回答:“那好好哦。”而她的最后一句话,是对着女儿说:“我想抱下你。”

  5月30日下午,61岁的杜虹去世,张思遥在朋友圈中写道:“公元2015年5月30日,17点40分。妈妈,我们未来见。”

  冷冻遗体流程

  注射抗凝剂

  2015年5月30日下午5时40分,杜虹平静地离开了人世。两名美国医生第一时间向杜虹体内注射了抗凝剂、抗菌药物、抗血栓药物,防止血液凝固,并用特制设备按压心脏,保证血液继续循环。

  转移遗体

  随后,杜虹的遗体被放入装有冰块的木质棺材中,迅速转移到手术地点,耗时约1小时。

  手术灌流

  接下来是灌流,由于人体细胞中含有大量水分,冷冻过程中水分凝固会形成冰晶,极易刺破细胞,造成巨大伤害,所以冷冻技术的要点是使用冰点更低、不容易结晶的保护液代替水分,达到脱水的效果。

  美国医生首先用稀释过的保护液,逐步替换遗体中残留的血液。随后,使用仪器打开遗体颈部的总动脉和总静脉,形成一个液体输入的回路,输入保护液,随后开始重头戏——替换头部残留的血液。

  替换过程比较漫长,医生会逐步加大保护液的浓度,从动脉输进头部。当人体内保护液浓度达到遗体保存要求后,继续监测静脉输出液体中保护液的浓度,当输出液体的保护液浓度与输入浓度一致时,表示头部水分已完全被替代。

  灌流超过4个小时,整个过程需要在冷冻低温接近0摄氏度的情况下完成。此后需要将遗体进一步降温。工作人员使用-60℃的干冰对遗体逐步降温,最终将遗体保存在一个-40℃左右的冰棺当中。至此,遗体冷冻的初步流程完成。

  持久冷冻

  接下来,杜虹的遗体在冷冻状态下被送到美国洛杉矶的Alcor总部(全球最大的冷冻人体研究机构之一)。遗体头部将被分离保存在-196℃的液氮环境特殊容器中。

  (深圳晚报综合重庆晚报报道)

  《三体》这样描述云天明大脑被冰冻保存后的场景:“在他们正中有一个工作台,上面放着个一米左右高的不锈钢圆柱形绝热容器,刚刚密封,从容器中涌出的超低温液氦产生的白雾还没有消散,由于低温,那些雾紧贴着容器的外壁缓缓流下,流过工作台的表面,像微型瀑布般淌下,在地板上方消失了。白雾中的容器看上去似乎不像是尘世中的东西。”

  至少从封存技术来看,杜虹享受的待遇跟云天明惊人的相似。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张帆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多地太平间殡仪馆积尸严重 济南有尸体10年未安葬

    多地太平间殡仪馆积尸严重,济南有尸体10年未安葬

    据了解,目前呼和浩特市约有200具尸体因得不到处理而常年陈尸太平间、殡仪馆,短则五六年,长则21年无人问津。综合多地殡葬管理部门负责人的说法,目前太平间、殡仪馆积存的尸体主要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无名、无主尸体。[详细]

    04-06 14-04新华网
  • 济南母女俩永琪美发店做头发 所用药水被以次充好

    Img370141708.jpg

    ”  为了验证事情的真伪,记者与李女士母女一起找到美发店的店长,没想到,两方一见面,就争执了起来。”美发店的店长表示,当时小方点的药水不够了,在第二次加药水的时候,店员确实用一款便宜的药水进行了替换。李女士母女也接受了美发店的道歉。[详细]

    04-06 14-04山东广播电视台
  • 济南又发顶行交警案 90后小伙已被刑拘

    记者从山东高速交警总队获悉,昨天下午济南零点高速附近发生一起顶行交警的恶性案件。目前,司某因涉嫌妨害公务罪已被济南市公安局历城分局刑事拘留,该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之中。[详细]

    04-06 15-04大众网
  • 济南高校女厕所贴捐卵广告 老太太竟称自己助人为乐

    对于老太太的说法,学校工作人员解释了好久,表示这种“卵子捐献”广告是违法的,老太太张贴这种广告也是不对的,但无论怎么解释老太太就是不听。在我国,对于“卵子捐献”,只允许捐赠试管婴儿手术中多余的卵子,对于小广告中所说的“几十万”报酬,更是国家所明令禁止的,...[详细]

    04-06 15-04生活日报
  • 济南楼市“金三月”同期增长185% 成交量全国第五

    今年以来,在“去库存”的政策背景下,济南商品住宅市场持续火热,成交量激增,迎来了一次久违的楼市“小阳春”。今年一季度,6.8万名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25.7亿元,同比增长43%;为0.7万户家庭发放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27亿元,同比增长133%;支持职工购买住房面积73.5...[详细]

    04-06 14-04济南时报
  • 济南一季度轻微事故快处率99% 南城新设快处理赔大厅

    大众网记者今天从济南市交警支队获悉,今年一季度济南市共快处轻微道路交通事故34214起,占总接警数的81.46%,符合快处快赔条件的轻微事故快处率达99%。[详细]

    04-06 14-04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