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标题 图文
  • 泉水申遗济南要过多少关?先得PK40余个景点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力挺泉水申遗”的消息让济南人兴奋。2009年  济南名泉进入《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成为我国第一个以泉水为主题的申遗项目。以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举例,目前济南名泉虽位列预备名录,但这也只是说明名泉是国家双遗...[详细]

    09-09 10-45济南时报
  • 芙蓉街历史文化街区新规划出炉 “济南古城”这样再现

    老街巷中将重点保护曲水亭街、芙蓉街等“街因泉走、水街共生”的格局。芙蓉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南至泉城路道路中心线,北至大明湖路道路中心线,东至县西巷、珍池街、院前街、西更道街一线,西临贡院墙根街,包括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总用地面...[详细]

    09-08 10-18大众网
  • 民间艺术家多视角展泉水文化 40米书法长卷咏名泉

    昨日,宁浩的父亲把这卷珍藏的书法作品送到泉水节办公室,希望能在泉水节上展览。昨日,他拨打泉水节办公室电话,志愿报名当泉水节导游,“每个泉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或传说,肯定会吸引游人驻足聆听”。[详细]

    09-08 09-50济南时报
  • 组图:不花钱畅游泉城济南 寻找老城记忆

    但要体验“家家泉水,户户垂柳”、“清泉石上流”的绮丽风光,则必须来曲水亭街逛逛。如果观赏累了,静静坐在大教堂中的长凳上,正前方是有着耶稣复活,十字架和圣母像等塑像的神坛。[详细]

    09-08 10-51齐鲁晚报
  • 爱济南,我与元好问不太一样的理由

    元好问们当年“有心长作济南人”,主要是因为济南山水好,而济南最吸引我的,是这里的人好。有着700多万人口的济南,原住民的比例日渐降低,外来移民数量日益庞大,但济南人包容着一切外来者,也同化着外来者,“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详细]

    09-08 10-42济南时报
  • 逛历史文化街区,感受济南“老街范儿”

    ◥山大西校区长柏路一侧的欧式别墅。本报见习记者 高寒 摄  将军庙街区的慈云观。值得一提的是,三大街区中,将军庙和芙蓉街几乎只有一墙之隔,而山大西校区距离泉城路的车程也不到两公里。[详细]

    09-08 10-33齐鲁晚报
  • 芙蓉街-百花洲街区规划:保护人泉共生格局

    舜网讯7月23日,济南市规划局将对芙蓉街-百花洲、将军庙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成果进行第二次公示,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重点保护曲水亭街与曲水河,芙蓉街与梯云溪等南北向水巷构成的“街因泉走、水街共生”的传统空间格局。[详细]

    09-08 10-25舜网
  • 济南首次划定历史城区范围 明府城与商埠区双城并举

    6月10日,在市规划局举办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面复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题)上,公示了《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初步成果。玉符河文化遗产廊道全长约48公里,地跨槐荫区、市中区、历城区三大行政管辖区;涉及玉符河生态涵养区、黄花山造像、太甲山摩崖造像...[详细]

    09-08 10-14大众网
  • 国际定向寻泉赛添彩济南泉水节 800余名选手比拼

    5日上午,由济南市旅游局主办的第二届济南国际定向寻泉赛盛大开赛,共有800余人参赛,其中包括700余名本土选手和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近百位定向运动爱好者。原标题:国际定向寻泉赛添彩济南泉水节[详细]

    09-08 09-48济南时报
  • 济南与泉相依相伴 有了泉水济南才有魂

    历史上济南泉水的水文状况是相对稳定的,几乎不存在大幅度的水文变动。”市民张女士经历了泉水停喷时的萧条,才真正体会泉水是济南的灵魂。”  泉水复喷12年以来,济南抓住机遇,进行一系列生态建设。[详细]

    09-08 09-45齐鲁晚报网
  • 趵突泉持续喷涌12年 创近40年来最长纪录

    被誉为“天下第一泉”的济南趵突泉地下水位5日达到28.25米,连续多日高出28.15米的黄色警戒线,摆脱了此前令人担忧的停喷危机。“泉城”济南素有“泉水甲天下”的美誉,辖区内分布有640多处名泉,历史上最著名的名泉有72处,其中尤以趵突泉最负盛名,当年有“趵突腾...[详细]

    09-08 09-36新华网
  • 济南人爱上“泉·家·福” 变着法喝泉水

    市民张先生是一位“老济南”,喜欢逛趵突泉,也习惯拿着水桶到黑虎泉边取水。下一步济南市园林局将综合泉水分布、地下水情况和分质供水的需要,编制全市的分质供水规划。因为大家都明白泉水对济南人的珍贵,也都发自内心的在呵护这些泉水。[详细]

    09-08 09-36山东商报
  • 天下泉城得多一些“泉水人家”(图)

    有着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美称的济南,如何让“泉水人家”在新时代重新叫响,值得相关部门深思。为了留住游客,济南市鼓励泉城国际旅游标志区内的居民开设家庭旅馆,打造“泉水人家”品牌。要重新叫响济南“泉水人家”的品牌,靠现有的民居难以实现。[详细]

    09-08 09-33山东商报
  • 游济南可随时饮甘泉 “十一”前建成22组直饮点

    如果老城区遍布泉水直饮点,外地游客也能更好地感受泉水的魅力。2015年,济南市园林局(济南市名泉办)牵头,由济南市政部门负责实施泉水入户工程,历下区委、区政府负责实施老城区泉水直饮点工程。6日,记者在位于世茂广场西侧的泉水直饮点看到,  很多市民和游客...[详细]

    09-08 09-32中国山东网
  • 寻找记忆中的老济南:难忘土屋村

    1958年9月,花季少年的我踏入济南铁中校门,开始了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活。我和几名男同学住在一户农民的土坯房里,关不严的门窗透风漏气,铺着秫秸、山草的地面就是睡觉的床。我们每天扛着板镢下地,刨地瓜,收玉米,和村里农民一同出工干农活,一日三餐自己做饭。[详细]

    09-08 09-27齐鲁晚报
  • 照片游济南:青石铺就的正觉寺街

    正觉寺街位于老济南南关,东西长约700米,宽6米;东自朝山街北口,西至山水沟桥,是今泺源大街一部分,正觉寺街因正觉寺得名。正觉寺街东段路北有南北向的新桥街,可通当年曹操任济南相时后勤粮草营房的后营坊街、护城河、南城墙。[详细]

    09-08 09-26齐鲁晚报
  • 有美食更有传统手艺济南西部越来越有文艺腔

    “一院三馆”已是济南西部的标志建筑。明年年中,“一院三馆”的北部,另一文艺腔十足的“印象济南·泉世界”也将与大家见面。18景游览路线、36主题客栈、72工坊、108名士景观,将让大家有吃有喝,还能欣赏传统民间艺术。[详细]

    09-06 11-10都市女报
  • 老城开发应深挖民族民俗民间范儿

    近年来,同国内其他城市一样,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济南也面临着老城区规划建设的风格取向问题。“民族”,就是外国人来到这里可以看到浓浓的中国元素;“民俗”,就是外地人来到这里可以看到地道的济南特色;“民间”,就是本地人来到这里可以回想起熟悉的儿时记忆。[详细]

    09-06 11-05济南日报
  • 济南清明节这些习俗和禁忌 你知道吗?

    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清明节扫墓的禁忌  一、孕妇避免扫墓  孕妇最好避免清明的扫墓活动,这不仅仅是阴气重的影响。[详细]

    09-06 11-04网易手机网
  • 找寻传统文化的根脉 济南人的家规和家风

    家规与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传承的为人处世的规则、规矩与风范。谈到济南的家风为何首推“忠厚”时,侯林说,这与济南是泉水城市关系密不可分。”  济南人以独立不移之志坚守文化薪火传承的精神,较早可以追溯到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期的经学者伏生。[详细]

    09-06 11-00济南时报